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数学中心组>> >> 正文

趣拼七巧板,“玩出”空间观念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一)

趣拼七巧板,“玩出”空间观念

——2025—2026学年第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


10月16日上午,禄口第二小学数学组本学期第次教研活动在录播教室如期展开,本次活动由年级数学组精心准备,首先由陈诗豪老师执教《认识七巧板》,接着李秋池老师结合新课标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之后全校数学老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并汇报研讨结果,最后由姜晓贤老师围绕“趣拼七巧板,‘玩出’空间观念”主题开展讲座,最后张建红老师进行了简要的活动总结。本次活动让我们对《认识七巧板》的教学,以及数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研前期的精心准备

为保障数学组教研活动高质量开展,二年级数学组提前筹备,结合学段特点选定《认识七巧板》作为教研课题。陈诗豪老师积极备战,于10月11日开展首次磨课。课后,组内教师集中研讨,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10月14日,第二次磨课顺利进行,课堂呈现效果显著提升,师生互动热烈,教学效果大幅改善。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陈老师在 1015日开展第三次磨课,进一步优化环节衔接,精准把控课堂时长,为优质教研课奠定坚实基础。

1

二、精彩的活动现场

(一)呈现课例

正式授课当天,陈诗豪老师早早抵达录播教室。他仔细检查多媒体设备,反复调试课件播放效果,将七巧板教具按小组整齐摆放,逐一确认课堂所需的每一项物品,用细致周全的准备为公开课筑牢基础。课堂上,陈老师化身“趣味数学引导员”,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循循善诱。他精心制作的课件充满巧思动态演示的七巧板拼接过程、色彩鲜明的图案示例,瞬间抓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举手发言,在动手拼搭七巧板的互动环节中尽情探索,大家都沉浸在数学学习的乐趣里。

活动过程中,陈老师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目光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遇到操作困难的孩子,他会弯下腰耐心讲解技巧,手把手进行指导他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用鼓励的话语点燃大家的创作热情,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堂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精彩数学课。

全校数学老师们也早早来到录播教室,有序就座后迅速拿出听课笔记。课堂上,大家时而低头认真记录教学环节与亮点,时而抬头观察师生互动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值得学习的瞬间。课后,老师们围绕课堂设计、课件制作、学生引导等方面展开交流,在听课笔记上写下详实的点评与独到的见解,为后续教学研讨积累了宝贵的素材。2

(二)教材解读

在陈诗豪老师精彩的公开课结束后,教研活动进入深度研讨环节。首先由主持人张建红老师对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进行简要的介绍,接着由李秋池老师针对《认识七巧板》这一课展开了细致的教材解读,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到教学环节的逻辑构建,层层剖析,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有了清晰且系统的认知,为后续的研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IMG_20251016_100128_1

(三)分组研讨

解读结束后,各年级组的老师们迅速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围坐在一起,结合课堂实际观察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有的老师着重分析课堂互动的亮点,有的老师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成效,还有的老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可优化的方向,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经过充分的小组研讨,各年级组逐步梳理形成了统一的小组意见。

随后,各年级组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分享本组的观点与思考。代表们在发言中,对陈诗豪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可本节课的突出优势:教学环节设计精妙,衔接流畅自然,环环相扣且逻辑清晰教师课前准备极为充分,不仅教具齐全,素材选取更是丰富多样,贴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小组合作活动,让孩子们充分经历了“做、拼、比”的完整学习过程,在实践操作中清晰明确了七巧板之间形状与大小的关系,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老师们也本着精益求精的教研态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活动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更充分的成长如何优化课堂评价体系,让评价更精准到位,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和上台展示的机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3

(四)精彩的讲座

在各个年级组激烈的研讨评价后,由姜晓贤老师结合课例做了关于趣拼七巧板,‘玩出’空间观念的讲座,认为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去通过做、拼、比等活动,自己去体验七巧板各个部分之间的形状大小关系,并在活动环节后进行反思,让在座的老师深受启发,收获颇多。

MYXJ_20251016102709116_fast

在教研活动的最后,张建红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思考:第一,教师的提问要精准,要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根据学生回答灵活调整教学环节,不要规避学生的发言;第三,课上教师要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个别学生上台展示时,其他学生也要关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互动交流中,我们意识到数学教研不仅仅是观摩一节数学课,而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呈现、思维的碰撞,相信我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会扎扎实实开展好每次数学教研活动,努力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附:本次主题教研的相关活动记录

IMG_20251016_102859

  撰稿人:倪 

校对人:张建红

审核人: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