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低年段数学集体备课(三)
年段
低年段(一年级)
主备人
刘秀秀
时间
2020.7.6
地点
二号楼一楼办公室
课题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备课组长
夏炎秋
主题
理解算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本年段课标解读: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体现主题的设计: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讲授前充分复习旧知识,从认知上、思维上做好准备。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
本课的中心问题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研讨记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学生经历自主独立的探索过程,初步培养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意识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50根小棒(5捆)
教学过程
一、新课铺垫
1.口算
13-9= 17-8= 15-9= 14-7= 11-2= 12-6= 72-9= 27-8= 32-5=
2.用竖式计算 板书:47-26=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例题,学生理解题意,提出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 还可以怎么问:小梅比小星少多少张邮票? 列出算式,板书:50-26= 这道题和刚才那道减法题比有什么不同? 生1:个位上0-6不够减 生2:前面的是不退位的,后面是退位计算。 (板书:退位) 怎样计算这道减法算式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小棒,讨论怎样从50根小棒中减去26根?
反馈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从50根小棒里拿走26根的。 课件演示:先摆5捆小棒,表示50,(追问:从5捆小棒里拿去26根,没有单根怎么办?) 当演示“拆开1捆时”,(追问:为什么要拆开1捆呢? ) (拆开1捆是几根?) 然后将5捆中的1捆拆散成10个1根,接着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和4根,得数就是24。
用竖式计算 (1)谈话: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我想,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 谁来说说。 (2)板书: 演示竖式计算退位减的过程。 生:从十位上退1是10。 可以在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上一个小的“·”。(板书:·)你知道这个小点有什么用吗? 然后个位上10减6等于4,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5退1是4,4再减去2,等于2,2写在十位上。最后的答案就是24(板书:24) (3)集体轻声跟老师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4)提问:你觉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先减十位,再减个位方便不方便?(如果从十位减起,遇到退位,要将十位上刚写的数擦掉再写比较麻烦),所以列竖式计算一定要从各位算起。
教学“试一试”43-27= 学生独立完成。抽查两本并反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板书竖式)引导学生明确: 从个位算起,个位上3减7不够减,所以从十位退1作10, 10和个位上原有的3和起来是13,13减7等于6,写在个位上。十位上,4退1是3,再减去2,等于1,写在十位上。所以最后的答案是16
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用竖式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后四题。 (1)独立完成,反馈。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判断题,下面的竖式对吗?错得改正过来
师: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l)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是十几减几,要细心算对。
(2)从十位上退1后, 不要忘记在十位上减去1。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研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