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养德故事十一月”之“遇到不想上学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张圆 2019.11)
说起我们班的小马同学,相信很多老师都“略有耳闻”。这个孩子不是笨的出名,大多数老师说起他,大概给人是这样一个印象:嗯,头脑够用,就是不用心……不够认真……不爱讲话。小马同学并不是那种脑子不够用的孩子,恰恰相反,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小马同学其实都能听得懂,并能够一定程度地掌握这些知识。小马同学十分马虎,左右结构的字写反了是经常的事儿、看拼音写词语看个大概,填个大概差不多的音节的字上去、数学题目上稍微字多一点就写不下去,随便写个数字甚至不写。不仅如此,最让人头疼的是,在发现这些问题就找小马同学沟通时,小马同学只会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不管你问他什么,语气很严厉地问他或者语气很温柔地问他,他什么都不说,顶多就是点头、摇头,真是不知道拿这个孩子怎么办。我跟小马同学的妈妈沟通,小马同学的妈妈说,孩子很倔,在家也什么不肯说,甚至不想来学校。
由于前段时间,小马同学的字实在是太“糊”了,一点也不肯用心去写,只想着玩,不好好练字。于是我下决心要好好治一治他。下课时间,除了他必要的上厕所和喝水,我就让他在我旁边练字,写的马虎的字擦掉重写,直到把字写好。刚开始两天,小马同学的心理大约是有点抵触的,因为大多数的字都是糊的,需要擦掉一遍、两遍、甚至三遍让他去重新写,才会写的出勉强算是比较好的字。
没过几天,我们做了期中练习卷。小马同学在我旁边写字,我拿出他的练习卷一看,“嗯,练习卷做的还不错,有进步。”我把练习卷拿给他看,“你看,这个字你好好写,就不会因为字写得不规范而错了。这题也是,都是因为马虎,不认真写字错的,不然你就能得到优秀了。”我摸着他的头,跟他一起分析试卷。这些天来,头一次我看到小马同学笑了,眼睛里闪着光芒,盯着自己的练习卷,嘴角不住地上扬,我跟他一起讨论练习卷上的题哪一题要是细心一点就不会错了,他的头就跟着点一下。从那一刻起,我真的发自内心觉得他对自己学习还是很看重的,只是可能不知道方法,抓不住学习上的诀窍,才一直不能在学习上取得令他满意的成果。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值得老师去鼓励他、激励他继续奋发向上。在后面的几天,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在班上讲常规问题的时候,我一直表扬小马同学,我能够很明显地发现小马同学上课也越来越认真了,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
然而紧跟着后面一天,我喊他到我身边来写字,他的眉头皱着,浑身散发着“我不开心”的负面情绪,我问他怎么了,他又开始什么都不说,我再问他,他就哭了。我意识到问题可能比较严重,我拿着纸给他擦完眼泪,我拉着他的手问他:“不开心是因为数学老师还是因为我呢?还是在班上有同学欺负你了?”他都摇头了。既然跟学校没有关系,难道是因为家里原因?“是不是和爸爸妈妈有关系啊?”他点了点头。我又问他:“那你愿意告诉老师吗?”他又摇了摇头,可是看着他这么难过的样子,我又不能视而不见。于是,我选择打电话询问他妈妈。他妈妈刚开始以为他是因为感冒,难受才这样,我跟她详细地描述了小马同学的状态,她才觉得事情比较严重,当天中午就过来跟小马同学聊了聊。小马同学的妈妈告诉我,因为数学练习卷做得不太好,她和小马同学的爸爸就很着急,批评的话说得很严厉,还说了什么放弃他之类的话,小马同学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了,心里就接受不了。经过妈妈的开解,他明白爸爸妈妈其实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很爱他的,只是希望他能够在学习这条路上继续努力进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后来我再跟他聊,他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在讲解问题的时候愿意回答我的问题,愿意和我聊一聊。
理解产生共鸣是基础,对孩子表示理解的心态。如果爸爸妈妈只是一味的数落或者打骂,会令孩子造成极强逆反心理。而且作为家长也没有明白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爸爸妈妈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产生共鸣。所谓沟通,就是听孩子跟小伙伴在学校的事,慢慢的教,一步一步改正孩子在学校的坏习惯。有时候你要学会表扬,这样,孩子更愿意去学校然后把一些新奇的事情带回来告诉你。这段时间,小马同学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好,妈妈也跟我反应:在家里写字还可以,说写的不好的告诉他,他就擦了重写,不像从前不肯,写字态度很好。最近值得表扬的一点是,他在家写辅导资料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会主动问家长了。小马同学的妈妈很开心,儿子终于肯踏实、用心学习了。我也很开心,希望小马同学能够再接再厉,取得令他自己开心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