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与你相约在九月”之“你讲道理吗?”
(陈海明 2019.9)
教育学生是一件非常费心费力的事情。说他费心吧,你总得分析学生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绞尽脑汁地去想对策,努力以教育成效最大化来完美收官;说他费力吧,你总是要亲临现场,细致地调查取证,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公平,费劲口舌,一直到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今后该努力的方向为止。因此,每当遇到学生之间发生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快速地直面问题,不拖沓。
“老师,班级里的胡书行和刘振宇打起来了!”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我听到了学生钟跃急切的报告。顿时,脑海里闪现了一幕幕……
我现在带的这个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刚接手时就听同事说这个班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听说后自己还不以为然,学生哪有不调皮的?再说,做了快20年的教育工作,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啊!
开学第一周,进班级就开始讲纪律、提要求、守规则……出操时,走直线;路队时,两两对齐;吃饭时,文明就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学第一周真的很忙啊!就这样,忙中安全平稳地度过了啊!
可是,钟跃民的报告打破了我期许的宁静,我欲止而风不平。
我快步走进班级,下课期间的学生们三三两两,有些三五成群地交谈,有些在座位上看书,有些早就到室外玩耍了……怎么没有学生在他们两人之间劝架或者在旁边看热闹呢?只见这两个男生各自坐在位置上,走近一瞧,两人都是眼含泪水。胡书行右手捂着左手臂,斜着眼,腮帮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着,这得有多大的怨气啊!刘振宇坐在他旁边,不时地用右手背擦着眼睛里的泪水,鼻梁上的眼镜都被手撑歪了,斜着带在脸上。这两个男孩子给我第一印象并不能说明什么,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也不能只是看表象。放心的是这时的情况很稳定,没有了争吵,没有了相互间的拉扯。他俩争执过程的白热化程度已经过去,现在已经到了尾声。 “怎么回事?” “是他先咬我的!”胡书行朝着我义愤填膺地吼道。 “是他先骂我的!”刘振宇也大声说道。
两个人的声音几乎连着,没有间隔。说完,两个人都看向前方黑板。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后面不远处交谈的学生都看过来,看书的学生也是,教室里的学生们都在朝这里观望。事后才知道,同学们都熟知,发生在胡书行身上的事情有很多,习以为常这个词绝对能够诠释学生对于他们争吵时的淡定了。 “胡书行先说。” “老师,是他先咬我的!”小胡同学一边说一边擦拭着眼里的泪水,委屈随着泪水宣泄出来了。说完,扬起左臂展示给我看,一副牙齿印记显露在胡书行的手臂上。痕迹有深有浅,但是没有破皮见血,展示完了,又用右手臂擦拭着眼泪。
我用目光看向刘振宇,示意他可以说了。“老师他骂我!”说完,也把右手臂展示给我看。小刘同学的手臂上有三道被指甲抓过的痕迹,其中有一道痕迹能够看出皮肤上的表皮被挠开,露出淡淡的血痕。基本清楚了双方的“伤势”,定心丸吃到心里去了。曾经的我也很调皮,到现在身上还有“美好的回忆”。这些小“伤”哪是个伤啊! 我一脸严肃,板着脸询问着事情的始末。断断续续中得知是一张报纸引起的争执。
“我现在问你们,你们讲不讲道理?”我沉声问他俩。两个人顿了一下,都点点头。
“讲道理就行,如果讲道理我就和你们谈。”我语气缓和了些,“胡书行,刘振宇的报纸没有拿到,可能心情烦躁,你不去安慰他,作为同桌反而在一旁说三道四,你觉得应该这样吗?假如是你呢?如果你没拿到报纸,作业将无法完成,明天会被老师批评,你的同桌在一旁冷嘲热讽,你会怎么想?”一连三个提问,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起他的思考。“何况你也把他的膀子抓破了,过程我们就不说了,可是你看看结果,刘振宇的膀子都见血了,可能要到医院去打针,你自己好好看看吧!”我有意将事情的严重性夸大,强势的胡书行渐渐地低下了头,意识到自己给同桌带来了伤害。
目光再次转向刘振宇。“你的报纸没有拿到,是因为你自己开小差,漏听了老师的询问信息。凭什么说别人乱拿你的?你在没有调查,没有询问其他同学的情况下,硬说是同桌调换你的报纸,只是你自以为是,诬陷别人。何况,事后可以向老师说明原因,补拿报纸,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问题,而一味地错怪同桌,你觉得这样对吗?”小刘同学也低下了头。
自此,两颗傲气十足的脑袋在我的眼里只剩下了后脑勺。
“讲道理就行!男孩子不怕犯错,但是犯了错连承认的勇气有没有,只是指责对方,只会推着责任。这样的学生,我看哪,永远没有人会喜欢的!”我将教育继续延伸下去……
放学时,我见到接刘振宇回家的父亲,简单地将下午的事情说给他听,他也看了孩子手臂上的抓痕。刘振宇的爸爸说话很干脆:“老师,没事,我知道我家孩子皮着呢,他也有不对的地方。”对我说完后又说了孩子几句。小刘同学的眼泪立马又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低垂着头被父亲接领走了。我望着这对渐行渐远的父子沉思……不惯着孩子,不溺爱孩子,家长能够明辨是非,这样的孩子肯定是讲道理的。也许跟我平时在班级里老生常谈“希望孩子们能够做个讲道理的人”有关,但是更多的是这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着期望……
回到班级,小胡同学还在写作业,我走到他旁边,他急忙站起来,怯怯地看着我。
“刚才,刘振宇的爸爸来接他了,你也听到了,他爸爸批评了他,他哭了。”我故意将哭这个字在读音上重读。
站着的胡书行眼圈一红,低下了头,泪水瞬间溢出,形成一股细流,滴在桌上的作业本上。声音嘶哑地说:“老师,刚才我们已经相互道过歉了,我跟他说过对不起了!”
“什么时候?”我紧跟着问了一句。
“就在放学前。”
…………
人被感动的时候很多,有时候看了荡气回肠的书籍,有时候看了场感人肺腑的电影……可是此时的我真的很感动。也许是学生能够泪眼婆娑地认识到错误,也许是碰到明辨是非的家长,可能也有今天初见教育的成效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
对,是这样,看到学生能够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