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禄口第二小学第一学期品德教研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我们学校品德老师是一个人员众多,力量强大的教研组,我们大部分人员是班主任,担任语文、英语等主课的教学,因此教研活动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紧张的,但我们还是以区教研室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品德课中的应用为重点,以新教材实施为契点,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
二、主要工作
1、认真研读二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研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大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倾听专家讲座,通过互动式的交流,进一步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3、加强思品教学和德法教学的研究。重视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法治的联系,联系实际展开实践和探讨。
4、组织教师参与9月18日在本校进行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培训,并对全体二年级德法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和研讨。
5、推选青年教师(汪丽霞)参加江宁区品德青年教师研修班,积极参与区教研室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并按时按质撰写活动体会和学科论文。
6、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在本校共开展两次品德学科教研活动,其中一次是江宁区新教材培训活动,活动中本校汪丽霞老师进行了一节展示课,执教《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另外一次是校内教研,由二年级夏炎秋老师执教了一节《上学路上》,活动中老师们进行了深刻的研讨与反思。
三、取得成效
1、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一次校内教研、一次区级教研、一次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每一次活动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把老师的智慧集中起来,让上课的老师受益匪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提升。
2、以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为契机,深入地探讨学科课程标准,每位教师对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的形式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并逐步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
3、本校汪丽霞老师参加区青年教师研修班,并成功地在区级活动中执教了一课《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并且在论文写作中,有一篇发表在南京市教研上,一篇获得市级三等奖。
四、存在不足
1、 由于学校品德教师多是兼教,导致教研活动会和其它学科有些冲突,老师的精力时间有效,教研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品德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教育,更要结合课下的活动进行渗透。
3、德法课程教学的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品德课堂是一个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为品德教师要努力寻找合适的形式,来教授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特别是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
4、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够了解。德法教学很大一方面就是要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这就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五、改进措施
1、合理协调好教研的时间安排,尽量让每一位品德教师都参与进来。
2、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努力改进课堂传统的形式,选用适合学生、适合课堂内容的教学形式。
3、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媒体技术,尤其是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丰富品德课堂的多样化手段。
4、提倡教师主动走进学生,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又走向学生的生活。
5、组织教师多听课,取长补短。争取好成绩,加强学习,改变观念。
6、积极带领年轻的老师钻研新教材,打造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务实工作,期待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