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高年段>>语文组>> >> 正文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二)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二)

年段

五年级

主备人

周芹

时间

5.14

地点

办公室

课题

灰椋鸟

备课组长

周巾智

主题

注重朗读感悟,体会归林的壮观热闹场面。

本年段课标解读:

本文是一篇散文,是烈士徐秀娟在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所作,作者用浅显易懂质朴唯美的语言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归林后起舞争鸣、尽情欢歌的热闹情形,使整篇文章处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课文第35节是重点段落,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对灰椋鸟的归林以及它们入林后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爱鸟、护鸟之情。

体现主题的设计: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

  (2)这样的顺序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设计

  (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指名读。

  (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瀑布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三、指导背诵第二段。

  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

 四、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本课的中心问题

体会灰椋鸟归林时以及归林后的热闹场面。

研讨记录

图片6.png 

教学设计

第二十六课《灰掠鸟》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3、“我”和同伴准备在什么地方观看灰椋鸟归来的情景?

  4、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的3~5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

  第三自然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第四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第五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

  3、“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

  4、我们惊喜的心情,特别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忽然、翘首遥望)

  5、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

  6、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顺序)

  (2)这样的顺序体现在这样几组词上: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教学设计

  (4)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7、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指名读。

  (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瀑布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三、指导背诵第二段。

  帮助学生弄清这一段的层次,再让学生明白第一层的叙述顺序。

 四、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板书:

              26、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研讨照片

图片7.png图片8.png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