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数学集体备课(四)
年段 | 低年段(一年级) | 主备人 | 刘秀秀 |
时间 | 2017.12.25 | 地点 | 一年级办公室 |
课题 | 9加几
| 备课组长 | 朱琳 |
主题 | 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函数思想。 | ||
本年段课标解读: |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在本节课中,教材注重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将计算的过程用小棒图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核心问题的追问,将计算的过程及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沟通了“新方法”与已学的“连加”,让学生主动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过程中及时拓展,重心下移,及时落实方法。 在操作体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 ||
体现主题的设计: | (一)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出示例题图)瞧,小猴弟弟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你能说说这些苹果是怎么摆放的吗? (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苹果) 2、你想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出示问题) 追问: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9+4= 3、追问:9+4等于多少呢?把你的想法轻轻地说给同桌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说)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4、根据回答解说过程: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出1个,也就是把 1 3 把这1个苹果放到了盒子里,也就是9和1合起来是10
10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 5、小结: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6、我们再来跟着课件来回忆一下这个过程: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追问:你们也能像这样完整地说说吗? 同桌互说,指多名学生说。
| ||
本课的中心问题 | ①为什么要用“凑十法”,②怎样使用“凑十法” | ||
研讨记录 |
| ||
教学设计 |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小猴弟弟带了礼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跟我们一起学习,它给我们出了设置了几个关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谁能成功的闯过去。 第一关:10+2= 10+5= 10+3= 10+7= 第二关:9+( )=10 (课件出示题目) 谁来把这道题的答案告诉大家?(指名学生说,出示答案) 第三关:下面再来看些题(课件出示题目) 9+1+2=( ) 9+1+5=( ) 9+1+3=( ) 9+1+7=( ) (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你们为什么算这么快呀?(我们发现了规律:因为9加1等于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提问:看这四道题有共同点吗?(指名学生说) (学生可能会说①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都是1。 ②它们的和都是十几,都用了连加。 ③一开始都是9加1。) 追问:你说说它们都凑成了多少?(凑成10)10的作用大不大呀?今天我们就用“凑十法”学习新知识“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出示例题图)瞧,小猴弟弟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你能说说这些苹果是怎么摆放的吗? (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苹果) 2、你想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出示问题) 追问: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9+4= 4、追问:9+4等于多少呢?把你的想法轻轻地说给同桌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说)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1 3 把这1个苹果放到了盒子里,也就是9和1合起来是10
10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 5、小结: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6、我们再来跟着课件来回忆一下这个过程: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追问:你们也能像这样完整地说说吗? 同桌互说,指多名学生说。 (二)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 (1)(出示花朵图)听说你们学会了凑十法,小猴弟弟可高兴啦,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左边有几朵花?(9朵) 右边有几朵花?(7朵) 如果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应该怎样列算式? (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9+7=) (2)追问:9+7等于多少呢?你会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88页圈一圈,再填一填,并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同桌合作学习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加以指导) (4)教师挑选学生案例(投影学生课本),集体讨论。 情况1: 从右边7朵花中拿出1朵和左边的9朵圈一起,9加1等于10,10 朵再加右边剩下的6朵就等于16朵。 师:为什么1朵和9朵圈在一起呢? 生:因为9和1合成10。 师:所以从7里移1朵给左边,也就是把7分成了1和6,1和9凑成10,10+6=16。现在你们知道他的想法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情况2: 从左边9朵花中拿出3朵和右边的7朵圈一起,3加7等于10,10 朵再加左边剩下的6朵就等于16朵。 师:为什么3朵和7朵圈在一起呢? 生:因为3和7合成10。 师:所以从9里移3朵给右边,也就是把9分成了6和3,3和7凑成10,10+6=16。现在你们知道他的想法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5)指名2人说说。 (6)师:刚才,我们通过圈一圈算出了9+7=16,也就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9+7的?(凑十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小猴弟弟像大家一样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看,小猴在干什么?(课件演示)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来说一说图意。 (3)小猴子搬纸箱,这个纸箱是什么形状的? 指名学生说图意:原来左边有9块纸箱,右边有6块纸箱。 (4)小猴是把哪个数凑成了10呢?小猴聪明不聪明呢?聪明在哪里?(小猴搬了一块到左边,9和1凑成10) 嗯,小猴只搬了一块,就能使我们小朋友一眼看出,10加5等于15,9加6变成了10加5就好算了。 (5)追问:那小朋友能把小猴思考的过程写出来吗? 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把算式填完整。校对订正。 (6)小猴弟弟搬完了纸箱,妈妈奖励了他一些牙刷,你能看出来这里面有多少把牙刷呢?怎么列式,简单的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你们想自己摆摆小棒来算吗?我们一起来摆摆,现在左边摆9根小棒,摆在一起(请一个小朋友做小助手)然后空一点距离再摆3根,现在我们要算9+3,你能移动一下小棒,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得数是多少吗?刚才从3里面移动一根过来,9+3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10+2,10+2就是12。 嗯,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啦!真棒! (2)你能把这10根小棒圈在一个圈里吗? (教师示范)在课件上圈出10根。 (3)完成填空。 (4)小棒推在一边,完成右边一道题,左边9根,右边8根,算9+8,请小朋友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小朋友完成第3题,找一找这些算式中有什么秘密。 提问:仔细观察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 指名学生说:①得数一样 ②上面那题是下面那题的计算过程,做9加几时想上面的连加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蚂蚁在推木块,用9分别加下面的数,请你说算式,算得数。 学生开火车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比一比谁算得快。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 ①都是9加几。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9加几,加的数越大,得数也就越大 ③得数都是十几。 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第二个加数少1。(数字变色) 5、抢答游戏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9加几的这么多规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你们爱吃的水果,只有答对了才能得到哦! 指名学生运用规律行抢答。 9+6 9+9 0+9 9+7 9+3 9+2 9+8 9+5 9+4 8+9 6、砸金蛋() 四、全课总结 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凑十法) 凑十法: 九加几,不用怕; 借一个,凑成十; 计算起来对又快! “凑十法”时,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9和1是好朋友,以后我们还要学习8加几,7加几,那么他们的好朋友是谁呢?下课可以去帮他们找找好朋友。 四、板书设计 9加几
| ||
研讨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