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借语言文字 品艺术之美
——禄口第二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一)
金秋时节,教研正浓。2025年10月14日上午,禄口第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参加本学期第一次语文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借语言文字 品艺术之美”,六年级组全体教师进行校级教研展示,林逸程老师执教《月光曲》课例,通过课前磨课,课堂展示、课后研讨三个环节,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次活动主题。
一、前期准备
在王玥组长的带领下,开学初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针对本次校级展示召开组内会议,拟定主题,人员分工,相互合作。林逸程老师积极主动进行课例展示,精心磨课,在与教研组老师共同研读教材,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能说出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二是能想象第九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林逸程老师进行了多轮深层次的磨课,同组老师每次都认真观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林老师虚心听取大家的建议,精心修改,甚至有时候要推翻自己的设计全部重来,从课堂导入到问题设计,从语言文字到艺术意境,林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带领学生在语言和艺术的王国中遨游。
二、校级展示
课堂伊始,林老师从一个故事讲起,用自己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带到那个秋天的夜晚,引出文中人物对话,带领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贝多芬的心情。随后,林老师围绕“为什么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个问题,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寻找,朗读,理解,感悟。林老师重点关注到第九自然段的学习,借助图片帮学生搭建语言文字与艺术意境的桥梁,学生在赏图与读文中感受到艺术之美;学生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林老师配以《月光曲》的旋律,使得学生的朗读与乐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三、课后研讨
课后,六年级组王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教材解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让在座的老师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亮点:
一年级组认为:林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尝试将自己想象的画面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随后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想象意境,深化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艺术之美的理解。
二年级组认为:通过截取的乐曲片段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节奏的变化,让学生在读文中契合旋律,在配乐中采用合适的语速和语调朗读文段。同时抓住课后习题进行设计,课堂思路清晰。
三年级组认为:林老师采用沉浸式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善于提问,循循善诱;在指导朗读时,把人物思想情感的层次变化展现了出来。
四年级组认为:课堂开始老师没有急于播放《月光曲》的旋律,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区发现,去想象,这是非常高明的一步。
五年级组认为:林老师精准抓住“文字与艺术共生”的特点,在教学难点时,巧妙融入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听乐曲,想画面,读文字,将文字表述与音乐旋律对应,使抽象的联想变得可知可感。
热烈的研讨和精彩的发言后,六年级组的张圆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特质和实践策略》的微讲座。结合本次课例所在的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分析了大单元教学的几个特点,并提炼了一些大单元整体设计的策略,供老师们学习。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加深了对活动展示课例的理解,通过分享探讨,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和创新方式更加清晰,突破了教学难点,为本课及相关文本的教学打好基础,将教研所得延伸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我校语文校本教研定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践,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沃土。
附教研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