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循耳朵之变 品童话之趣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了落实双减与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教研活动。2025年5月27号,二年级语文组围绕“循耳朵之变 品童话之趣”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心的筹备与展示。米聪颖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紧接着唐君玥老师进行了教材解析,然后全校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并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林煜老师进行了关于趣味童话教学的讲座。
一、磨课——课前精心准备
《大象的耳朵》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本单元语文要素以"借助提示讲故事”为训练,用角色扮演、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等方式,感受妙趣横生的故事背后各种各样的变化,初步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学会悦纳自我,拥抱变化。在初次磨课时,米聪颖老师老师注重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此外,米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合作读、男女互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落实了朗读教学。
活动前几周,二年级组就开始投入到准备状态,但是在第一次磨课时,教学内容有点多。同组的老师发挥集体的智慧的力量,各抒己见,对接下来的几次次磨课,就对课堂目标的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评,肯定了米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任务明确,紧扣“改变”这条主线,提纲挈领,层层推进,教学要扎实有效,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也对如何更好地把控时间,精准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议。
二、精彩活动现场
(一)呈现课例
《大象的耳朵》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根据单元重点感悟语言的艺术和本课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米老师把教学主要目标放在读好课文,感悟“改变”。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对话简洁,在教学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已经读熟课文。于是米老师就定位在学生将对话读出感情和拓展延伸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改变”,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指导作用。由于是低年级孩子,孩子的课堂反馈展示是非常积极的。
米老师的教学内容深入,且落实了朗读教学,通过课堂上采访小动物们和大象的想法,顺利引导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为下节课深入体会大象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在随文识字方面,米老师巧妙的根据课文情境,借助偏旁和汉字字理等引导学生认识,且面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非常的充足,做到了由扶到放,把课堂还给学生。
总之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
(二)教材分析
课后,二年级组唐君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教材解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实施方法,让在座的老师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思维碰撞的研讨
教材解析过后,林煜老师结合一些第七单元的主题进行了《循耳朵之变 品童话之趣》的精彩讲座,林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让聆听的老师收获颇丰。
各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也积极评课。
一年级:米老师这节课以大象的耳朵“耷拉——竖起——再耷拉”为主线,课文中串联了朗读指导、角色扮演、情感体悟等多个环节,既有对语文要素的扎实训练,也蕴含着对儿童成长的深刻思考。
三年级:本课堂结构完整,重点难点讲解清晰,米老师对讲解朗读问句十分细致,并由读到运用,并且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思考。米老师准备充分课件设计精美,但希望能平衡课堂教学和书写时间,留足时间完成学习单。
四年级:课堂互动性强,且紧扣低年段的目标,识字、读书,这些都在课堂上充分体现,米老师的评价语、过渡语丰富,衔接自然课堂上搭建了语言支架,让学生回答起来有方向。
五年级:米老师的教学内容深入,且落实了朗读教学,通过课堂上采访小动物们和大象的想法,顺利引导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为下节课深入体会大象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实,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向更广、更深处生长。
六年级:朗读方式多样,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朗读后米老师评价很到位,有针对性,且米老师抓住标点符号和语气词来有效指导朗读,也体现老师的组织能力,也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活动的最后,周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在教学上宝贵的建议,进行了活动总结,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不仅发现了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也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在教研之路上大胆创新,砥砺前行!
附教研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