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语文中心组>> >> 正文

品风趣语言,悟奇妙思维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五)

品风趣语言,悟奇妙思维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为了落实双减与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教研活动。2025年5月13,汝老师年级语文组围绕“品风趣语言,悟奇妙思维”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心的筹备与展示。汝金强老师执教《杨氏之子》,紧接着王玥老师进行了教材解析,然后全校语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并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林逸程老师进行了关于古文学习的讲座

一、磨课——课前精心准备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本单元的人文目标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初次磨课时,汝金强老师注重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此外,老师还勾连多种方法为学生搭建学习小古文的支架,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一些难懂的地方给予及时点拨和指导。课堂紧扣“甚聪慧”一词,聚焦对话“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多角度诵读过程中,品味对话中的巧思,读懂杨氏子的机智,领悟语言的艺术魅力。

活动前几周,年级组就开始投入到准备状态,但是在第一次磨课时,教学目标没能很好的落实。同组的老师发挥集体的智慧的力量,正所谓教而不思则浅,思而不言则空。各抒己见,对接下来的几次次磨课,就对课堂目标的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的课堂板块清晰,任务明确,紧扣“甚聪慧”这条主线,提纲挈领,层层推进,教学扎实有效,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也对如何更好地呈现板书和营造对话情境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

IMG_256

二、精彩活动现场

(一)呈现课例

《杨氏之子》是一篇简短的小古文,根据单元重点感悟语言的艺术和本课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汝老师把教学主要目标放在读好古文,会讲意思,体会语言妙处,和拓展阅读几个环节上。这篇古文短小易懂,在教学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全可以读懂短文。于是汝老师就定位在学生自学交流和拓展延伸上,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指导作用。由于是高年级孩子,孩子的课堂反馈展示是非常积极的。

汝老师的教学内容深入,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原则是:学生已懂的,少讲甚至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利用学生的资源及教师的教学帮助他们搞懂。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了这一原则。如:检查初读时预设两种情况,孩子读好如何处理?读不好怎样指导?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达到以学定教。

例如:

(1)刚才汝老师听出大家两个句子没有读好。这一句应该这样读?谁来试试?

(2)既然大家读通顺了,汝老师出两个句子考考大家。

总之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

IMG_256

(二)教材分析

课后,年级组王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教材解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实施方法,让在座的老师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思维碰撞的研讨

教材解析过后,林逸程老师结合一些第八单元的主题进行了《风趣和幽默:言语智慧的艺术》的精彩讲座,林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让聆听的老师收获颇丰。

IMG_256

各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也积极评课。

一年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学,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那么汝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汝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多读,看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从而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年级:由于本课古文易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如果只学一篇,感觉课堂的容量较小,不能体现高效。可以拓展了《世说新语》的另一篇小短文。目的一是为了巩固学习古文的方法,二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

三年级:在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很多孩子只是讲出文中每一句的意思,而有两位同学能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像,可以引导想像故事的情境,生动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讲得有声有色。

四年级:文言文的讲解并非一字一句的串讲,而是语言和文化的感受。实验小学语文组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紧随课标精神,用好统编教材,立足儿童视角,用“慧眼”,去发现“隐”在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并以“显”的策略,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实,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向更广、更深处生长。

六年级:课堂生成较少,老师的点评指导有些还不够到位。在完成“读通、读准”古文的目标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完成下一个目标:读懂故事。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了学习古文的方法: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课文插图等。通过这些方法,相信学生们很快理解了古文意思,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感受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IMG_256

活动的最后,周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提出了在教学上宝贵的建议,进行了活动总结,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IMG_256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怎样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所求,是教师必须倾注时间反反复复研究的问题,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附教研活动记录表:

IMG_256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