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语文中心组>> >> 正文

走进西游,品读经典——禄口第二小学“快乐读书吧”及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一)

进西游,品读经典

——禄口第二小学“快乐读书吧”及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花依旧,香满人间。在这美好的三月,整本书阅读教研活动如期而至。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介绍与古典名著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进行阅读实践,从而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2025318上午,全体语文教师齐聚阅览室,参加阅读课专题教研活动。年级组老师们齐心协力,围绕“走进西游,品读经典”这一主题,进行了校级整本书阅读教学展示。

本节《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林逸程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通过填写表格去梳理情节、观看《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片段视频、阅读一章的原著等方式唤醒学生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石猴的机灵勇敢师生们也智能平台的助力下,合理规划,驱动持续阅读《西游记》的热情。

IMG_256

IMG_256

“如何让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充满趣味”语文老师思考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像《西游记》这样具有文言色彩的古典名著,更应该在启动阶段就要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古典名著的距离,从而产生“想读”的欲望。如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开始,林老师也做了许多尝试,如让学生猜猜相关的影视作品,说说熟悉的经典情节和人物的特点。

但在试教过程中,林老师发现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旁观者。显然这样的设计是不成功的。在几番研磨与调研学情后,林老师逐渐走出了一条激起学生“想读”的兴趣之路

IMG_256

课前,以热身游戏“火眼金晴”将学生代入情境,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期待感。课中,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引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让学生感受到《西游记》就在林老师身边。接着,又通过“看图猜故事”“趣找第几回”“回目对对碰”“猜测·印证”等趣味小游戏,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西游,探秘回目,在寓教于乐中播下阅读的种子。

IMG_256

整堂课,林老师始终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将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巧妙地融入趣味游戏中,既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第二次磨课时,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期望找准一个切口因为《西游记》是学生第一次阅读的整本古典名著,它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一部典型的章回体小说。

刚开始,林老师从“发现回目特点、品读经典片段、初识人物形象”这三个方面展开,发现虽然兼顾了回目、情节、人物三个要点,但是学生的学习像是赶场子,都浮于表面。样样都想抓的结果是样样都没抓好。于是,林老师又重新回到起点,思考《西游记》的独特之处——章回体小说。有了这样的认识,林老师打算就从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切入,带领学生走进西游,品读经典。

虽然学生对《西游记》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或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或看过不同版本的《西游记》,但是他们往往会忽略目录的存在,而《西游记》的目录则是一个阅读古典名著的最佳切入角度。

首先,自读目录,说说感受。学生的共同感受是长和难,随机认识回目,并回顾第二单元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接着,聚焦回目,发现特点。通过“自己学——合作学——展示学”,发现回目“上下字数相等、上下相对、概括事件和一回或几回组成一个故事”的特点。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印证,一起认识了《西游记》这部章回体小说,也对它充满了阅读期待。

找准了最佳切入角度,课堂也就顺畅了。整个过程,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找准学生的知识盲区、调动学生的全程参与让“自己学、合作学、展示学”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IMG_256

IMG_256

西游路漫漫,真经亦难求;教学路漫漫,求索无止境。西游记篇幅长,内容庞杂,人物众多,语言半文半白学生读下去是教学的关键。此次教研活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方法地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学生阅读整本古典名著的经验。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直保持阅读的兴趣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