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立德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根据江宁区教研室工作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学校的教改理念及现状,本学期立德组将继续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尝试依托“境脉学习理念”构建“金陵好课堂”,努力推进禄口二小静脉学习理念下“宜和”课堂的建构,逐步提高本校数学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教研组将组织教师扎扎实实开展每次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并督促好各年级数学备课组的活动,不断提高数学组教师教研的能力,帮助本校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努力提升本校师资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切实开展好“六位一体”校内主题教研暨“宜和课堂”课改研究公开课,坚持全员参与,深入开展,扎实提高。以教师的课堂展示为依托,通过听课、磨课、交流、研讨、反思、讲座等形式,努力提升我校数学组的教研水平。
2.继续落实“双减”政策和作业管理要求,深刻研读和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新课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3.依据《禄口第二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常规工作,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4.组织数学教师做好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学习、培训和推广工作。
5.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和安排,协助相关教师磨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协助一~五年级开展“珠心算”的课程,积极参加各类珠心算竞赛活动。
7.做好城乡协同教研活动,加强与百家湖小学的校际交流与协作,多向百家湖小学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组织好相关教研活动,提升本校教师教学水平。
8.注重教科研论文的撰写,鼓励教师们撰写出优秀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提高教师论文获奖率。
9.鼓励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江宁区课堂教学竞赛,争取获得奖项。
三、具体措施
(一)落实“双减”,更新理念
1.继续抓好培训工作,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组织教师继续深入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做好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和推广,使得一年级数学教师乃至全校教师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年级新教材,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通过学习和培训,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效果,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4)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段衔接,提升数学课堂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增强课程操作性。
2.加强具体指导,提高学校课改实验的实施水平
继续学习并落实学校的课改理念,为实现“宜和”课堂做出尝试和努力,努力实现积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互动,开放的个性学习,独特的自主创造,有效的反馈评估,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规范常规,提升质量
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数学组将继续加强常规管理,细化“五认真”工作,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常规检查,并且进行及时反馈,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1.备课:要认真落实《江宁区中小学教学检查评估意见》,引导教师把功夫花在备课上,效益显在课堂上。指导数学教师“依标靠本”,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明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在认真研读教材、教法的基础上用心备课、用情备课、用智慧备课。在备课时要根据新教材的重新编排和新课标的要求,重新思考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用好教材、教参和备课手册这三本书,重视教案各个环节的完整性,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同时,要加强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2.上课:抓实课堂,努力提高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关键在课堂,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要将思维训练落实每节课,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课中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在课内完成作业,力争使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能做到扎实有效。在课堂中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练习层次的多样,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3.作业布置与辅导: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批改要“细”,要及时规范,多使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中要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提高作业的效果。
4.教学评价: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认真做好每一次的课后作业设计,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数学学习乐趣。适当调整评价体系,丰富评价形式,通过课堂观察、档案袋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收获,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数学教研: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进行研讨,开展好“六位一体”校内主题教研。围绕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以教改为背景和抓手,正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学期的数学教研继续上学期的教研模式,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将“组内磨课——校级展示——精彩说课——分组研讨——主题讲座——教师反思”这六个环节融入教研活动的全过程。鼓励教师积极开课、听课,在听课中进行学习、反思,学习优秀经验,反思自身不足,在教研活动中让自己逐渐进步,快速成长。
(三)扎实教研,提升素养
1.规范、认真开展校级公开课、组内教研课等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组织数学教师进行课堂观摩、课后讨论,加强反思,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方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区里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在磨砺中成长。
3.组织老师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反思自身工作,在学习中为自身教学提供支柱,为自身教学提供学习样板。
4.积极参加校际之间的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教学方法的交流,把课标精神落实到学校的“宜和”课堂中。
5.切实落实“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师傅要对徒弟进行跟踪指导,师傅要结合徒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锻炼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年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他们进步。
四、具体安排
周次
日期
节次
形式
上课教师
上课地点
讲座
负责人
五
3.13
2、3节
课改研究
四年级
录播教室
四数
张建红
七
3.27
二年级
二数
九
4.10
一年级
一数
十一
4.24
五年级
五数
十四
5.15
三年级
三数
十六
5.29
六年级
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