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2025年2月24日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低年段>>语文组>> >> 正文

2019-2020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组内课(三)

2019-2020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组内课

年段

低年段二年级

教者

张圆

时间

1120

地点

二(6)班

课题

《雾在哪里》

主题

朗读感悟,练习说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 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 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 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 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 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 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 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 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 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3、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4、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5、 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6、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 指导写字

  1、 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 动笔临写。

   3、展示评改。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材解读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象。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淘气的雾孩子用一大片雾,把大海、城市等藏起来的情景,画面朦朦胧胧,隐约见到景物的轮廓。第二幅是云开雾散的景象,画面豁然开朗,摇着尾巴的小黑猫特别富有情趣。这两幅插图前后照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上课教师反思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研讨交流

 

 图片1.png

上课照片

 

 

 

图片2.png 

 

 

研讨照片

 

 

 

 图片3.png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