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春节送火神
——“春节民俗我知晓,元宵佳节共欢庆”主题征文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五(4)班 史普金
我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习俗众多。每到春节,各种习俗各不相同。我喜欢的春节习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河南老家的一种习俗。
每到过年,老家的习俗就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舞狮子、放鞭炮、吃饺子、拜大年、发红包等,但我老家还有一种早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送火神”,每到“送火神”时,村里的小孩都无比兴奋。
每年大年初七的傍晚,当大家都在煮饺子时,家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就会帮孩子们在一个不粗不细的木棍上,捆上一把一把的稻草,点燃了,丢到指定的火坑里,寓意是亲手送走了火神,从此平安无灾。
今年,我长大了,也到了送火神的年龄了,也要去做一做了。我挑了一根又直又长的木棍,觉得十分满意。又挑了三把稻草,在姐姐的帮助下,紧紧的捆在木棍上,经过了十来分钟,我们终于做好了火把。
在大人的鼓励下,我开心地点燃了火焰,骄傲地去了大街,高举火把,向指定的山坡进发。但由于我的火把捆的太紧,渐渐的火越烧越小,最后竟焰灭了,只有微弱的火光。怎么办?急中生智的我向右使劲一挥,利用风的力量火把又重新燃烧起一些火苗,火苗越烧越旺,但不一会火又灭了。正在我懊恼之际,正好看到一堆火,这是别人丢在这里的火把,我借着火又点了起来,怕火再次熄灭,我飞快地跑到山坡上。远远望去,可以看见山坡那边通红的火光,还有许多有说有笑送火神的人。
我终于跑到火堆旁,一下就把火把扔进了火堆里,也把火神送了出去。在黄昏的夕阳下,冲天的火光显得更加耀眼、火红。在寒冷的冬日,有温暖的火焰,有成功的喜悦,火光照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欣喜和自豪。我看着晚霞,她显得格外美丽。
我最喜欢这个习俗,它不仅很有寓意,而且锻炼了我自己,让我收获满满。
老师点评:
本文选材新颖,中心明确。用通俗的语言,较为详细地记叙了老家春节“送火神”的习俗,表达了对这一习俗由好奇到锻炼再到喜爱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开篇由春节众多的节日引出喜爱的节日,中间作了具体的描写,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
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不失为一篇佳作。若在做到引经据典,写好自己的心理活动,效果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