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高年段>>数学组>> >> 正文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二)

年段

六年级

主备人

赵玉红

时间

2018426

地点

录播教室

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

备课组长

纪倩云

主题

自主探究出真知

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三、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节课是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概念的同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基础。 

正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教材相比,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以及简单应用,淡化脱离现实背景的判断,加强正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应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独特设计理论依据:

呈现丰富研究素材,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通过测量、计算、填表、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计或独特环节列举:

教   学   设   计复  备  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引导回顾:(1)速度  时间  路程(2)单价  数量  总价新|课  | 标|第  |一| 网(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二、互动新授出示例1。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预设:(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面变化。(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驶路程越少。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少。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是相等的,它们表示行驶的速度。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4.正比例意义的应用做第57页的“试一试”(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巩固练习1.第57页的“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2.第57页的“练一练”第2题。提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小组内讨论本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说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练习十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4.练习十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两种相关联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总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是否相关联,二要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看比值是否一定。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3题。 说明:正比例关系是表示相关联量变化过程中的一种关系。课一开始就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激活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由常见的数量关系切入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         说明:例1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表格,让学生通过对表中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感受,认识正比例的特点。接着用引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特点,         说明:本环节,在学生经历正比例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正比例关系进行抽象表达,形成模型,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体会函数思想,提高探索和抽象、概括能力。     说明: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既可以深化正比例的意义,也促进掌握判断方法,体会演绎推理。               

 

 

研讨记录

2_副本.jpg 

 

 

研讨照片

3_副本.jpg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