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谢苏悦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情。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充分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友好与快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课的反思如下:

    一、谈话导入,走进情境

本课的开始,我出示几种树的图片让学生辨认,然后引出本课课题《会走路的树》。因为课前让学生进行了预习,所以我直接让孩子讲出了答案,会走路的树是驯鹿,是小鸟把驯鹿当成了会走路的树。这样不仅进入文本快,而且容易让孩子快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读中感悟,展开想象

朗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1——4小节的学习中,主要是品读感悟,体会驯鹿爸爸和小鸟的美好交往。

    1.相识的热情: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鸟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会走路的树,感到非常好奇,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好奇?读出你的好奇,并理解好。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因此,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注重尊重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抓住“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说说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来朗读这句话。

    2.友好的相处:我抓住小鸟和小树友好相处这一主线,拓展想象说话: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感受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3.分别时的不舍:我设计了告别式小鸟会对小树说什么的说话训练,学生有了前面的练习,在说此处的时候,都表达出了对互相的关心和不舍。此处充分挖掘了文本特点,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情感经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感恩。

教学是一种永远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如在时间分配上不太合理。有些环节设计了但在教学中没有生成。如生字词朗读时,只个别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遗漏了。课文中涉及的生字,其实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乐趣。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也要多下功夫,比如在教学“角”的时候,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说一说多音字“角”另一个读音“jué”,角色的角。正因为存在着缺憾,我才有继续探究教学、提升自己的动力。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就定有收获!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