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读《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有感
汪丽霞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充实知识。可是面对种类繁多的有关小学语文方面的杂志报纸,真有点无从下手。而非常有幸这学期学校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配备了《七彩语文.教师论坛》这样的专业书刊,于是,利用闲暇时光,我就会去翻阅它。随手一翻,内容还真是丰富:有引领小学语文教学潮流的“大家论语”;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习作教学”;有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经纬”;还有“课题研究”、“教师随笔”、“教学后记”、“识字和写字”……真可谓应有尽有。其中让我最为受益的就是“习作教学”这个版块。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三年级,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习作,也是我第一次教授习作,于是心中总是诚惶诚恐,因为不知如何教好。在进行过两次习作教学后,发现同学们的作文本上没有内容可写,他们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而我在请教其他老师过后仍不得其法。在我徘徊彷徨的时候,《七彩语文》给我送来了温暖的阳光。在这本杂志中,我读到了一些安于习作教学的实例与方法。朱萍老师启发我们要将习作内容课程化,也就是将习作教学和一些活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习作的内容与晨会、班会课, 在互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说“我想成为一名小作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大胆地说出来,激励孩子有兴趣地参与进来,从而拥有一个美好习作的开端。是啊,我们总是把习作当做一个任务,无形中也把这个任务强加给学生,学生当然就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如在活动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习作教学,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在习作课上,学生为什么会没有东西可写,那是因为缺乏了生活的体验。这些生活也许他们曾经经历过,但是在头脑里没有这样的画面,那么教师要帮助足额生重温生活。从生活到习作,中间要经过选材、加工、提炼的过程,小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无意注意多余有意注意,提笔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体验活动,比如“当一次盲人”“帮妈妈洗碗”等等。读过王书安老师的《生活体验,激发写作能力》后,我茅塞顿开,于是在作文课《橘子》中,我让学生观察橘子,请学生自己剥开橘子的外皮尝尝果肉的味道,同学们有了这样的体验,作文本上也多了许多自己的感受。那篇作文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成功的喜悦。这学期我还让孩子们写了一篇小作文《我的小制作》,写这篇作文之前,我鼓励孩子们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想一想自己制作的过程、步骤、心情等等,第二天,很多同学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尽情地向同学们展示,在这次作文中,一个平时写不到100字的孩子竟也写到了整整两面,于是我在反思:不是他们不会写,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带领他们进入到习作中。有趣的体验活动可以激活孩子们的写作灵感,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啊
在杂志中,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比如说王书安老师提倡的“放飞想象翅膀,创造智慧火花”,龚瑾晔老师“读写结合的几点策略”,胡玲老师“日记,最好的练笔形式”等等,都在习作教学上给了我很多启发,有些我正在实践,有些还有待我进一步与探索。当然这本杂志不仅是在习作版块给我以启发,在“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等方面精选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字,它就像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给我们输送养分,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今后在这七彩的海洋中,我还要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