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从一年级开始,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就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诱导和教育,让这些不良行为习惯自由发展,不仅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失去了获得数学成功的乐趣。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日渐消失,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由此可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所担任的二年级数学中,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如我的一些学生坐姿不正,不专心倾听;不会保护书本;上课差这样或那样学习用具;不能独立思考问题,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书写乱七八糟,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抄错原题,列坚式计算忘了退1或进1;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没有养成找原因,订问题的习惯。我真为他们的日后学习担忧,我在想:“他们对数学还能有多少兴趣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这些不良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有这样的课:新课上完后,学生等才知道学习了什么,也就是说,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在一堂数学课上中,复习是数学教学的常用导入方法。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2、课前准备习惯。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很容易被转移,所以,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老师们采用可行的方法来维持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我是这样做的:我说:“小嘴巴巴”,学生紧接着说:“闭闭上上,不说话话。”以此来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当然此时你就应意识到,他们的注意力不佳了,你就要尽快结束新知学习了。 

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些粗浅的认识,以为数学的书写多数是数字或是符号,并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数学书写,其实不然:简单的几道数学口算,如果学生排的乱七八糟,你是教师的话你会有好的心情为学生批改吗?反之,学生写的横有横样、竖有竖样,不正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热爱生活的品质吗?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要时常告诉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同时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经过长期的、持续的行为过程而形成的。我们数学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