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 >> 正文

2017-2018学年度科学集体备课(一)

年段

中年段

主备人

蔡钰莹

时间

2017.10.18

地点

实验室

课题

导体与绝缘体

备课组长

时婷

主题

基于问题导学下的小组合作探究

本年段课标解读:

    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广泛,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本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体现主题的设计: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

    首先提出话题:电路断开后,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接着让学生做一个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的检测器。

 

本课的中心问题

 怎样检测一个物体导不导电?

研讨记录

 图片1.png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

出示投影,一个简单电路是由电池、开关、导线、灯泡四部分构成。

现在同学们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开始活动)

师:都亮起来了吗?(亮起来了!)

师:怎样让小灯泡熄灭呢?

总结:我们通过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如果用一些其它材料代替开关,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灯泡是否会亮?(想)

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

看我们准备了什么材料,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曲别针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如果将这些材料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大家看屏幕,我们来预测一下。(分小组说一说预测结果,填写预测表)

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起来,将实验结果与预测表相对照,看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活动,将物体连接到电路。(10分钟)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通过检测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分小组汇报

(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其他小组一样吗?)

(我们把铁钉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

(我们把塑料尺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没有亮起来。)

看一看我们的预测是否准确?(屏幕出示幻灯片)

刚才,我们将一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有些让小灯泡亮了,有些让小灯泡不亮,让小灯泡亮的物体有哪些?让小灯泡不亮的物体有哪些?屏幕出示。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电脑幻灯出示)

曲别针、铁钉、铝片、铜线等绝大多数金属是导体。

塑料、干木条、玻璃等绝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

我们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那么,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出示实物。

同学们观察这是什么?(改锥)由哪些材料构成?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有什么用处?

导体和绝缘体应用和广泛,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应用,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道题。例如干木条是绝缘体,但木条变潮湿后,就成为导体了。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

安全用电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大家看图,哪个正确?哪个错误?为什么?

我们要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

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除了这些安全用电常识,你还知道哪些?下课与同学交流。

 

研讨照片

 

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