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五月培训感悟——预设与生成

五月培训感悟——预设与生成

                                    丁文清

   这次培训的讨论,是围绕“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展开的。其中,有两位老师点评时提到的预设中“舍得”问题,令我印象深刻,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作为新教师,我们在上课时,往往会踏入“走教案”的误区。一节课上下来,环节很完整,教师语言也很丰富,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却是僵硬、不自然,表演痕迹重。

这一问题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我们的“预设过头”,在公开课上尤是如此。每个老师都想把课上好,一篇优秀教案的出现,都是经过了数位老师的精心打磨,集各家之所长,亮点繁多。拿着这样熠熠生辉的教案上课,老师免不了就想要将教案中的亮点一一展现出来。为了确保环节走的流畅,老师便很容易有意识地忽略与自己预设有偏差的课堂生成,不敢直面错误,对学生的质疑采取冷处理。回想前不久自己参加的赛课,自己确实犯了这样的错误。

因此,两位老师提出的观点我便十分赞同。即使你的预设再好再出色,也一定要顺着学生的回答合理引出,如果学生始终讲不出你预设中地答案,不能生硬地强制性提出。这样看似环节完整,其实反而割裂了课堂的流畅性。另外,关注课堂生成。如果出现预设以外的错误,不要轻易放弃,要是原则性的错误,更是要抓住机会将它放大,善于利用课堂的错误资源,将之变为一节课的闪光点。

曾经我也尝试过,套用展示课的优秀教案来试上课文,但效果却差强人意。通过今天的探讨,我对预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这问题也理解的更透彻:

除却我自身教学水平与展示课老师的差距,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的预设过于狭隘。除去传统的我们预设中需要涉及的环节,我觉得预设里“预设学生”这一块也是很重要的。在上家常课时,教学对象都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学生,你对每个学生的水平也有所了解。在设计一个问题时,你就应该预设到:我们班级的学生,能不能回答上?能不能像展示课上学生的回答一样,顺利将我引向下个环节?如果不能,我要用什么问题进一步来引导他?一味的套用优秀教案,当然会阻碍重重。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而课堂环节地顺利进行又离不开他们配合,因此我们的预设中,要考虑到自身班级的情况,设计属于自己班级的教案。

总之,课堂因为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作为新教师,一定要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做好预设,关注生成!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