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给我最美的享受
宋真宗的《励学篇》曾说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阅读不仅可以让你在仕途名利上有所得,而且让你的身心更放松,精神更饱满。于我而言,阅读是一种最美的享受。
自小不好交际的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小人书,连环画,小说书,科普读物……无论是自己买的,还是跟人借的,只要拿到手里,定要一口气读完。 没上学的时候,小人书是伙伴们的抢手货,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是我的最爱,不识字便从画面上阅读理解,连带着欣赏作者高超的画技。记得初中时借到过《哈利波特》的图册,便被里面的魔法世界深深吸引,让我的想象力经常飞到九霄云外,那读书的快感和乐趣无法言语。
除了课本之外,母亲一律称之为闲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没有更好的条件培养我的业余爱好。课余时间我的魂全被母亲所谓的闲书牵了去。想方设法去借,跑遍了街坊邻里。背着母亲去读,找处僻静无人的角落如饥似渴地捧读。或以课本作掩护,装模作样地做作业,一见母亲进屋,就迅速塞进抽屉。跟我行使同样伎俩的弟弟常常被母亲逮个正着,而我总是侥幸逃脱,每每此时,我总为自己棋高一着而暗自得意。很久以后母亲才道出真相,其实我的一举一动全被母亲看在眼里,只是因为我的成绩好,母亲才没有较真。
小时候最爱逛的是书店,书店什么时候进书,进了什么书都了如指掌。每逢进新书,放学后一溜小跑钻进书店,唯恐那梦寐已久的小人书卖光了。软磨硬泡要来的几个零花钱,全叫书店赚了去。即使没钱买书也要挤在人堆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神气活现地买走了我心仪的书,只好隔着柜台远远地读书皮,直到把书店的书皮都倒背如流。 勇敢机智的潘冬子、执着坚强保尔柯察金……《鲁宾逊漂流记》、《少年文艺》、《动脑筋爷爷》…… 歌德、巴金、海明威…… 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充盈了我的少年、青年时期。
结婚后,书橱占据了我家卧室的“半壁江山”。有了更多可支配的经济来源和时间,我开始了人生中最丰富的阅读。 从行侠仗义的梁山好汉,到命运多舛的金陵十二钗……阅读让我体验超脱、隐逸、壮怀的不同人生的快意和波澜,我不再为没有圈点的人生苦恼,因为书中主人公多姿的人生一样为我带来沉思和睿智。 从文学名蓍到百姓文章,一篇或厚重沉稳或精致唯美的文章那样朴素而执著地打动着我的心灵,那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长久地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
阅读让我不觉山高路远,雅鲁藏布与喜马拉雅也是摊开书本转瞬即到的事。阅读使我足不出户就可游览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领略水城威尼斯的异域风情。最美不过文字,在我眼中,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一个瑰丽得只会在梦中出现的世界,而每一个字,都如同一缕春风,每一个篇章,就如同一个季节,总能让人驻足,留恋不去。
著名诗人顾城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我认为这句话所诠释的宁静美好,正是阅读时的状态。书中也是这样安然的天地,也有随风摇动的叶,也有默默生长的草,有温暖的阳光,有缓缓的风车,也有安静的人。一切都安好,无需言语。
安静的读一本书,不知岁月流逝,蓦的惊醒,往往已是深夜,窗外繁星满天,有那么一刻,分不清书中与现实,仿佛做了一个梦,梦中在书中的世界中经历了悲欢离合,笑过很多,哭过很多,沉默过很多,梦醒之后,心头的那份悸动还在,但眼前景象已经变换,有些怅然,有些感伤,有时又有一种难言的欣喜,淡淡的,却在内心深处留下了烙印。
阅读,就是一次修炼的过程。对我而言,这样的修炼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的眼界总是太小,但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平日里看不到的事,感受平时感受不到的情感。我们的生活总是苍白,但书籍可以赋予我们生活更多的色彩,有炽热的红色,有温馨的橙色,有神秘的紫色,也有盎然的绿色。很多种颜色,组合为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中的空气很清新,清新得整个天地都生动了起来。
书中的事,也就是红尘中的事,有太多的喜怒哀乐,有太多的悲欢离合,现实中我们很难事事如意,书中更是如此。反复体会着书中的一些无奈,一些纠结,一些不甘心,一些放不下,现实中的自己心性会渐渐平稳,眼睛会渐渐澄明,无奈会变为怅然,纠结会变为洒然,不甘心会变为释然,放不下会变为超然,变为一种单纯的怀念。一本书的故事总是会让人怀念,怀念书中发生的一切,怀念那种结局,无论结局是好的是坏的,都是一段真实的人生。这样的人生体会得多了,我们也就慢慢成熟起来了。
安静读书,安静得品味一些岁月的美好。静能生慧,一本书给予我们的智慧,会使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