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香校园>> >> 正文

《 感动中国——支月英》观后感

 

今天校组织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支月英、郭小平的事迹,特别打动人心,打动人心的是他们默默奉献,一直坚守的精神。每每看到细节之处,总是忍不住抹眼泪,尤其是支月英那段。    

55岁的支月英,现任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负责人。1980年,支月英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海拔近千米的偏远山区澡下镇泥洋小学任教。年仅19岁的她,还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还憧憬着人生的无限可能。可是,她却在这样一个刚刚要走进广阔世界的时候,选择了走进大山,选择了大山里的孩子,选择了把青春奉献给山里娃娃的教育。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36年来,支月英一直扎根山区教育,精心培育桃李,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印象最深的是,当记者问到山里孩子们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毫不犹豫地说,幸福是老师的爱!说句实话,从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把教育当成是工作,把“熊孩子”当成麻烦,往往忽略了,原来老师也可以给孩子们爱,老师的爱能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有想过多关心孩子们,也知道要对孩子们有耐心、爱心,但坚持不了多久,性子就被孩子们磨光了。往往这时候就开始责骂学生,上课不听讲,做题不认真,不肯动脑筋,真是忽略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没有把对学生的关爱耐心坚持到底,没有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支月英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好一个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有希望。我也明白了,不是因为孩子成绩好,我们才有耐心、用心去教,而是只有耐心、用心教了,才会有所进步。时刻铭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教育要有耐心,要有方法,这太值得我们深思、学习了。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问支月英,是继续坚守在山里,还是回归家庭,做个好妈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会继续守在山里,守着山里的孩子,给他们的未来一个希望。正是那份初心,让她坚持到现在甚至是以后。这是要多大的信念和勇气,才能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山里的教育。在感慨、敬佩之余,我也暗暗许下诺言,给学生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和责任。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