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 正文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总体情况

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做到了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精神指导,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察学生分析、估计、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数学等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本次考试有282人参加,校平均分80.93及格率95.04%,优秀率22.34%,优秀率偏低。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五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计算题(30分)。1、直接写得数:85%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多是做错一道题,极个别错两道。2、竖式计算80%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计算结果有余数的,在横式上写答案时不写余数,计算完没有写结果,写结果时抄错数,还有要验算的结果写的被除数。

第二题:填空题(25分)。题目涉及的内容众多,知识点考的灵活,是学生最易出错失分的,其中出错较多的是:第2题一袋牛奶大约重200克,()袋牛奶约重1千克,如果24袋装成一箱,一箱牛奶大约重( )千克。第二小问与第一小问密切联系,学生没有很好读题、理解题,其中“大约”和单位千克关键词没看清。第7题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剪成()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把这些正方形排成一排,排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很多学生没有画图,不能理解如何将大长方形剪成边长一厘米的多个正方形。第8题,六边形分均分成6份,涂色占两份,本题既考查了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又将整体与部分结合起来考察。第10题,甲用了五分之一小时,乙用了四分之一小时,谁先达到终点。很多学生会比较大小,比较出来的是时间,而不是速度,题目要求没有看清楚。

第三题:选择题(7分)。第5题出错的学生较多,学生的没有搞清楚木料截成的的段数与次数的关系。

第四题:操作题(10分)。学生失分也较多,主要是第1题要求学生自己测量并用毫米作单位,学生直接将测量的厘米改成毫米而没有进行单位换算。第2题 要求学生画两个不同图形,很多学生只画了一个图形。

第五题:解决问题(28分)。题目考的很灵活、很贴近生活。学生错的较多在第4题的填表格,主要体现在表格填写不完整,表格填写时计算出现错误。第5题,洗发水平时一瓶78元,双十一活动促销,买二赠一,妈妈买了一组,平均每瓶多少元?很多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不知道“一组”是什么意思。     

三、改进措施:  

    1、继续重视计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能平时灌输给学生的思想是计算题不允许出错,因此学生在做单纯的计算题时很认真,能仔细检查,失分相对较少。但在解决问题中没能引起重视,有些明明可以做对的题目,却因为算错而失了分,真的很可惜。

    2、继续关注班级学习困难生,抓好平时的作业,平时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多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在检测中取得相对比较好的成绩。

    3、建立错题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对一些比较难,易错的题型应分析订正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反复抓,抓反复。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读题能力。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理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题目漏写结果、看错数等现象。

   5、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因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