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心中有爱,春暖花开
禄口第二小学 时婷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世界上有很多宝贵的东西,随着你不断的给予他人时,会越来越少,但是,有一样东西却越分越多,那就是爱。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小小的尊重,大大的爱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在认识到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决不能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做到充分理解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一句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敞开心扉,用心跟学生交往,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获得学生尊重和敬佩,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记得有一次外出听课,这是一节由优秀教师张老师上的四年级的《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在这节课中,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首先,根据张老师的引导,师生交流总结出“空气污染是指某些有毒物质进入到空气中。”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有害物质。突然有一位男生举手,站起来胸有成竹的说“放屁”,瞬间整个课堂轰然大笑。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张老师却没有。他只是微微一笑,开始对“屁”进行分析。“这位同学,你观察发现物体的角度很特别,善于关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屁’其实是我们身体消化的产物,它主要是由氨气、氮气等气体构成。。。。。。”这节课后,上课非常调皮的那位男生对科学教师充满了崇拜,开始爱上了科学课,爱上了科学探究。张老师这样的处理方式,将批评转化为赞扬,将训斥转化为尊重。正是这一份尊重,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受到教师的仁爱之心。
二、不同的沟通,相同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人与人的关系很复杂,人与人的心灵很奇妙,我相信每一个一线教师对学生都充满着期待,充满着仁爱之心。但60%的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这更多是因为缺乏心灵的沟通。
小涛曾是我校出了名的“特殊人物”。所有老师一听到他的名字,都摇摇头“我宁愿教十个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不愿教一个他。”,每个老师都不喜欢他,很不幸,今年他来到了我们班。起初,面对他,我真是无可奈何,本想着放任他,但作为老师,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做。当我费劲九牛一毛的劲的将他请进教师后,他却要紧牙关,死活不肯开口。既然硬来不行,我就下定决心用爱去感化他。起初,小涛拒绝与我面对面的谈话,我就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传递我的关心。
于是,我第一次认真地给小王写了一封信:“也许,你不愿和老师说话,但是,我很想和你成为好朋友,老师多么希望看到你变了,变成一个爱学习、懂道理的孩子。。。”我把信偷偷夹在他的书里。第二天我在楼梯口值班,他出乎意料的叫了我一声:“时老师!”尽管声音很轻,但是我还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回答了他。第三天一早,我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他的一封回信,信中有这样一句:“时老师,从来没有老师喜欢过我,从来没有老师表扬过我,你是第一个”我欣喜之极,这简单言语在我看来,字字闪着金光,那光,是爱的折射。
之后,我们就以写信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交流,有时两天一封,有时一周一封,在信中,我倾听他的心声,解答他的疑虑,教育他做人的道理。慢慢的,我发现他开始进步了,和同学打架争吵少了,为班级做事多了;和老师顶撞少了,课堂积极举手多了;作业不做的时候少了,字写得好多了。
三、点滴的赞美,满满的爱
歌德曾经说过:“认可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成白痴。请永远不要否定不要批评不要讽刺,请相信所有人都重要。”
可爱、认真、勤劳、乐于助人,说起这些优点,教师们往往会想到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对于一些后进生,看到的只有缺点。然而,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那些“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像这些后进生,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一定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或许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赞美,他们会觉得受宠若惊。所以,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用我们有限的赞美,让他们的闪光点不断放大,变得耀眼夺目,这是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爱。
我们班有小男孩,第一次上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的时候,他管不住自己的身体,一会儿跟同桌在嬉戏,一会儿把桌子弄翻,在科学课上忙的真是“不亦可乎”啊,尤其在做实验的时候,眼睛和手不自觉的就落在实验器材上,真是有种想把手捆起来的冲动。下课后,我与小张同学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沟通,原来,小张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没有母亲的教育,所以,造就了管不住自己的小张。面对小张,我真是每天都抓耳挠腮。后来,我师父给了我一个建议“对于这种后进生,硬来是不行的,或许可以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批评。”所以我就改变了策略,每次科学课上,只要小张同学一听讲,我就在全班面前夸赞他,私下里,也会经常表扬小张同学的进步。在科学课上,我将他的好动利用起来,让它帮我整理实验器材。不知不觉中,觉得小张没那么厌烦,也会听一听课。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科学老师,我不是不想认真听课,只是不自觉的管不住我自己的身体,老师天天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希望老师以后能一视同仁,谢谢老师”这封信没有署名,但是,从字迹我就知道,是小张同学的。我很惊讶,其实我做的并不多,就是发现他的闪光点并不断放大。可就是我这不经意间随口说的赞美的言语,改变了他,让一个小孩爱上科学。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没有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才对得起我们“人民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