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段数学集体备课(六)
年段 |
高年段 |
主备人 |
陈善林 |
时间 |
2016年5月23日 |
地点 |
3号楼2楼办公室 |
课题 |
图形与几何整理与复习 |
备课组长 |
纪倩云 |
主题 |
小组合作背景下的知识点教学 | ||
本年段课标解读: |
在复习整理中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建立知识系统网 | ||
体现主题的设计: |
分类整理几何图形的知识 | ||
本课的中心问题 |
1.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2.如果要求你们将这些图形分成两大类,可以分成哪两类? | ||
研讨记录 |
耿老师: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陈老师在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在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在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在老师课前准备的一些平面图形中找出这些图形,并粘贴在黑板上。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的目的。 而且,利用图形代替文字板书,更加直观、形象。 李老师: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杜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上,并没有逐一复习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而是在再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整理、系统归纳: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知识条理更清晰,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 纪老师: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杜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这是学校校园平面图(如图:图中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现在学校准备在每边都扩建10米,扩建后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张老师:一、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平面图形的一个重点,本节课却没有提及,应该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形成,以便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各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 教学重点: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结合平面图形的相关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整理图形框架导入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2.如果要求你们将这些图形分成两大类,可以分成哪两类? 3.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 二、分类整理。 1.线和角。 (1)你能举出生活中关于线和角的例子吗? (2)我们学过哪些线?哪些角? (3)谁能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5)你能说说生活中见到的这些位置关系吗? (6)围绕大家画的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条边,角会发生什么变化? (7)各种角有什么特征呢?动手画一画,填写P87第4题表格。 ( (8)完成P87“练习与实践”第1、2、5题。 2.整理“围成的平面图形”。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小组交流一下。 (2)如果把这些图形分为两类,你打算怎么分?(线段围成和曲线围成) (3)这两类中分别有什么图形? (4)在你们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把高画出来,在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3.三角形。 (1)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怎样分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出示P86图。 ②学生画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追问:有没有既不是锐角也不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呢? ③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小结: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最多也只有一个钝角。 (2)三角形按边的分类。 ①出示P86图,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图形的?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a.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可能全都相等,有可能其中两条相等,那么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追问:你能用其他知识说明“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吗? 4.四边形。 (1)出示P86图。 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四边形?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5.圆。 (1)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应用 完成P87“练习与实践”第3、7、8、9题。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 ||
研讨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