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践行语言实践课堂,培养自主写作者
——禄口二小承办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5日下午,以“践行语言实践课堂,培养自主写作者”为主题的江宁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办,禄口第二小学承办,旨在通过“指导+讲评”双课型闭环教学模式的深度展示,破解习作教学难题,构建高效习作课堂。活动特邀我区资深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吴特亲临现场进行专业引领,各小学语文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思维碰撞的教学盛宴。
禄口第二小学的吴鹏老师执教《续写故事:特别的生日》一课。他以“激发想象,搭建框架”为核心目标,通过创设一个充满悬念和开放性的故事开端,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他们大胆预测情节走向。课堂上,他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写好习作的主要基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不断丰富习作内容,借助“计时器”等可视化思维工具以及情节化的板书,帮助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梳理成条理清晰的写作提纲,并进行现场写作。为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特别”,吴老师直观地呈现范例,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特别之处”,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习作层次并进行再创作,有效化解了三年级学生“不知从何写起”的困境。
紧接着,来自空港小学的李小欣老师与三(5)班同学共同呈现了《续写故事:特别的生日》习作讲评课。李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评促改”的教学理念。在课前,李老师就对全班学生的习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类,精准地把握了学生在“情节设置合理性”、“细节描写生动性”以及“故事结尾特殊性”三个维度的共性问题。课堂上,她巧妙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片段,通过“佳作赏析”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互动评价。特别在指导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李老师不仅关注写作技巧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她通过“自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习作的问题,运用“互评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最后通过展示让学生亲眼见证修改带来的进步,这种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随后,禄口第二小学王文姣老师与五(1)班同学带来了高年段习作《"漫画"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王老师的课堂充满了创意与活力,她以漫画和真实的人物图片导入,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特点,给习作取了形式多样的标题。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特别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她通过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发现“漫画”式描写的奥秘——既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又要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放大。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无事可写”的困境,王老师现场示范如何用文字“画”出一个人物的特点,并将其进行夸张与联想,她那生动传神的描述引得学生阵阵欢笑,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将人物写活的技巧。整堂课,学生们在王老师富有感染力的引导下,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为后续的写作积累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
最后,陶吴小学的顾秋艳老师执教《“漫画”老师》习作讲评课,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顾老师的课堂展现了其高超的点评艺术与深厚的教学功力。在课前,顾老师就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精准把脉,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如何通过多角度联想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指导过程中,顾老师特别注重方法的传授,她总结出的“描写三法宝”——语言夸张、心觉夸张、动作夸张、神情夸张,让学生有了明确的修改方向。通过自评、互评、自改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原本简单平实的语句,升格为生动形象的描写。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更培养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四节课例展示后,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对四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精准的专业点评,并带来了题为《践行语言实践课堂,培养自主写作者》的讲座。吴特高度肯定了本次“指导-讲评-修改”课型的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他特别指出,作文课应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写作,教师要做好规划,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给学生习作不断生长的空间。吴特强调,有效的习作教学应该实现“基于学情、抓住资源、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支架搭建者和修改者。他的精彩点评为在场教师指明了习作教学研究的方向。
本次活动以扎实的课例为载体,以高位的专家引领为推力,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堂教学范式,更引发了对习作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收获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持续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路径,共同推动我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