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组备课(二)
年段
中年段
主备人
林菲
时间
4.29
地点
录播教室
课题
《趣剪葫芦娃》
备课组长
主题
剪绎非遗,传艺童心——葫芦美育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活化教学
本年段课标解读: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造型能力,手工表现力。在思维与心理方面相对三年级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过去的笼统印象判断转变为较为具体的分析。但这些分析的主观性较强,具有偏重于认真分析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其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生成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现主题的设计:
带领学生观察葫芦娃的形象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使用折剪、旋剪和毛边剪,选择吉祥纹样,创作出趣味性的葫芦娃剪纸作品。观察和分析葫芦娃的造型特征,了解剪纸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中心问题
帮助学生掌握葫芦娃的形象特征,能够运用剪纸技巧准确地表现出葫芦娃的外形,制作出富有创意的葫芦娃剪纸作品。生动地表现出葫芦娃的神态和动作,体现出每个葫芦娃的个性特点。
研讨记录
教学设计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作者
林 菲
教学目标
做到
观察葫芦娃的形象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使用折剪、旋剪和毛边剪,选择吉祥纹样,创作出趣味性的葫芦娃剪纸作品。
知道
观察和分析葫芦娃的造型特征,了解剪纸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理解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葫芦娃的形象特征,能够运用剪纸技巧准确地表现出葫芦娃的外形,制作出富有创意的葫芦娃剪纸作品。
难点
生动地表现出葫芦娃的神态和动作,体现出每个葫芦娃的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剪纸材料,ppt课件
学生
铅笔、橡皮、剪刀、彩纸
作业练习
内容
使用折剪、旋剪和毛边剪,选择吉祥纹样,创作出趣味性的葫芦娃剪纸作品。
形式
以剪纸的形式创作葫芦娃作品
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环节
播放《葫芦娃》动画主题曲,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是什么动画片?”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葫芦娃动画片导入。
引导学生对葫芦娃产生兴趣,并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趣剪葫芦娃。
第二环节
(活动一)
说一说葫芦兄弟里有哪些人物角色,本领连连看:通过连线小游戏回顾不同人物角色所对应的本领
引导学生了解葫芦兄弟故事人物的本领(大娃力大无穷、二娃千里眼、顺风耳……)
(活动二)
观察真实的葫芦,说一说葫芦的外形特点
发现葫芦是对称的、下大上小两个圆组成。
挑战:尝试自己摸索方法,3分钟时间剪出一个葫芦的基本型,并说一说葫芦的寓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说一说剪纸的方法(折剪、旋剪);葫芦的寓意(代表“福禄”、健康长寿、避灾纳福)
(活动三)
视频了解中国非遗剪纸的发展历史,以及我们南京剪纸特色。
知道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剪纸作品,感悟树立文化自信
了解剪纸纹样,欣赏剪纸作品,说一说剪纸中的纹样美在哪?找一找剪纸抓髻娃娃中的纹样
认识剪纸纹样(如月牙纹、水波纹、锯齿纹),发现剪纸纹样传递出的对称美、秩序美。
找一找:抓髻娃娃剪纸中运用了哪些纹样?分别用来表示娃娃的什么部分。
懂得可以用圆弧锯齿表示人物刘海头发,月牙纹可以表示眉毛、眼睛等
(活动四)
比一比:剪纸中的纹样与真实的事物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剪纸纹样运用了简化和组合的方法。
观察人物五官照片和剪纸纹样,想一想:人物的五官可以用哪些纹样表示?
使用水滴纹可以表现人物眉心、鼻子;锯齿纹可以表现人物头发;柳叶纹表现人物眼睛;月牙纹表现人物眉毛、嘴巴等。
第三环节
教师示范,演示如何在第一次作业葫芦形基础上,添画出葫芦娃五官及身体装饰。
观看教师示范后,学生进行第二次作业实践。
学生第二次作业:合理搭配吉祥纹样并用铅笔画出草图,用所学的折剪、旋剪和毛边剪剪出吉祥纹样。
学生将剪好的葫芦娃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展开多主体评价。
自信大胆介绍自己的剪纸葫芦娃作品,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作品中的优缺点,教师小结点评。
第四环节
观看视频,了解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葫芦娃》背后制作的故事。
引导将传统文化与美术创新结合,感恩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中国人的匠人匠心,激发学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板书内容
趣剪葫芦娃
葫芦形:对称 方法:折剪、旋剪、毛边剪
剪纸纹:多样 对称美、秩序美
评价要点
上课认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表达,积极参加美术活动
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剪纸葫芦娃
3.认真欣赏其他同学作品,积极交流想法
研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