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科学教研活动(二)
聚焦核心素养,突出思维训练
一、活动实录
2025年4月16日上午,在我校教导处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了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第二次教研活动,科学组纪倩云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昼夜交替》。我校专职科学教师都参与了听课,课后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科学教研组教师对课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和交流。
首先,纪倩云老师执教《昼夜交替》。课堂上,纪老师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引导学生们探索昼夜交替的原理。她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到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变化。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纪老师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科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课后,纪倩云老师用说课的方法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思路,然后科学组所有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和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激烈的研讨。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的老师认为,纪倩云老师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具象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老师提出,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这表明他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这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体现。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科学组的教师们不仅交流了教学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学中的方向和重点,即聚焦核心素养,突出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展示了纪倩云老师的教学风采,也促进了科学组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聚焦核心素养、突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中的努力方向。相信在全体科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二、教师教案
9.昼夜交替
【课标落实】
知识目标
(九)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力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的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科学思维:通过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用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
科学实践: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结果。
态度责任:愿意倾听、分享获得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关于昼夜交替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对自己的观点做出修正。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其规律。
【教学难点】
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现象导入
观看视频,提问:看完这段视频让你回忆起了什么生活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提问:昼和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对我们的影响等等)
提问:昼和夜的产生跟哪两个天体有关?(太阳和地球)
小结:被太阳照射到的半球就是昼,没有被太阳照射到的半球就是夜。一个昼和一个夜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提问:一天大约是多少小时?(24小时)现在是昼还是夜?再过12小时呢?再过12小时呢?
小结:如此昼、夜、昼、夜这样循环出现就是昼夜交替现象。揭示课题《昼夜交替》
二、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提出问题】谈话: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刚刚已经聊了很多了,那么这样的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作出假设】小组内讨论交流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
展示交流,小组板贴观点,并汇报。
三、模拟实验验证猜测
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
【实验验证】用模拟实验验证观点。需要模拟什么?分别用什么来模拟?(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或者地球自转,充电灯(手电、灯泡)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
做实验时,你看到什么现象能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一面明,一面暗,同一个地点随着地球的自转或者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不断的明暗变化)
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假设。
小组汇报。先请地球自转+公转的小组的两个人上来,一个演示一个汇报。接着请地球自转的组上来汇报。
提问:地球自转能形成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加地球公转也能形成昼夜交替,分析一下这两个结果,那么现在我们有结论了吗?(地球公转是否能形成昼夜交替)
追加实验解决争议,模拟地球公转是否能形成昼夜交替。
再次实验,模拟地球公转。
小组汇报,发现地球公转也能形成昼夜交替的。
再次分析:现在你觉得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自转可以,公转可以,自转同时公转也可以)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们认为那个结论才是昼夜交替形成的直接原因?(公转周期为一年,那就只有一个昼夜,不符合生活实际)
课件出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得出结论】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地球自转形成的。
四、古代人的研究
谈话:其实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研究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但由于条件有限不能直观地去看,只能通过肉眼去观察和推测。
提问:地球在自转,我们在地球上是感受不到的,我们只能看到什么天体在动?(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古人首先提出的天体运动假说是什么?(地心说)课件出示地心说。
这个假说沿用了一千多年,随之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课件出示日心说。
出示视频了解日心说被证实的艰难过程。
梳理古代人建模研究和证实日心说的过程。
五、延伸拓展
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模拟实验验证假设,最终得出了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地球自转)
谈话:有些同学在模拟实验时有些同学这样转地球仪,有些那样转,究竟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同学们可以继续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来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探究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假设: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地球自转+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建模:充电灯模拟太阳 地球仪模拟地球
结论: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记录
四、教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