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校园动态>> >> 正文

“校家社协同育人视阈下乡村中‘新时代小先生行动’”江宁区何德平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校家社协同育人视阈下乡村中‘新时代小先生行动’”

江宁区何德平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四月芳菲春意浓,在这惠风和畅之时,我们满怀喜悦,共聚在禄口第二小学的校园里,开展了“校家社协同育人视阈下乡村中‘新时代小先生行动’”江宁区何德平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家校社协同合作,探索乡村德育新路径,提升教师带班育人水平,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

IMG_8177.JPG

IMG_8182.JPG

活动伊始,陶璟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四年级班会课《挫而不折,向阳花开》。课堂以“认识挫折—体验挫折—战胜挫折”为主线,通过校园采访、盲盒游戏、案例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挫折。

initpintu_副本1.jpg

紧接着米聪颖老师分享了《从“破土”到“拔节”:生长型班级的培育实践》的带班育人方略。她从“激活成长土壤—唤醒内驱力—家校共育”三阶段出发,展示了班级环境创设、责任岗位细化、个性化成长档案等实践案例,其中“班级地图”“牛奶领取口诀”等管理班级小妙招赢得在场老师们的赞誉。

围绕本次主题班会和带班育人方略,工作室的老师们对班会课环节设置、内容整合、跟踪机制、跨学科融合等方面提出来建设性的建议,强调班会课的育人价值、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素养,并对带班育人方略的背景、维度、策略、评价等方面分享新思路。

initpintu_副本2.jpg

活动最后,何德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校家社协同育人视域下乡村“新时代小先生行动”》的专题讲座,他强调我们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小先生”角色(学生自主管理、互助成长)联动家庭、社区,构建“实践—反思—行动”的育人生态,呼吁教师要以阅读、写作、专业规划提升育人素养,深入剖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为乡村德育发展提供新活力。

IMG_8192.JPG

本次活动,大家共同探讨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法,以课例研讨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相信一定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新思考,新启发。百想其思,思附践行,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家社协同机制,助力每一位孩子“挫而不折,拔节生长”!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