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网站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校本研修>> >> 正文

2022年度禄口第二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这一年来,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位教研组长的积极配合全校教师共同的努力下,以《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为抓手,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正朝着务实、有效、特色的方向迈进,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加强校本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深入推进我校“求真·育人:指向素养提升的优化行动”教学改革,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得以根本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发展、团队发展,发挥区带头人、优青传、帮、带作用,继续做好与百家湖小学“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的落实与推进。

为稳步推进课改,我们将开展如下工作:

1、加强两组建设。

备课组教师要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本学期,集体备课将采取大组备课和分组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大组备课主要进行学科的二级培训,课例分析和专题研讨。分组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学科组就教师主备课例进行备课,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

教研组建设要注重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台阶。

组长要做好四项工作:①期初制定好教研计划。②期中切实开展好教研活动。③期末进行反思与总结。④对照教务处下发清单,进行活动资料积累、整理及时上传学校网站。

2、加大课研力度,以教研促教改

教务处间周安排一次语、数英语、艺体校级教研活动。活动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师有没有开展“小组合作”,有没有运用“导学案”,教学内容设计有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效果如何?具体活动流程——“一课”。

一研——集体备课。上课教师提前钻研教材,认真准备,设计好“导学案、教学案”,并在学科组内进行组内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案。二研——组内试上。上课教师先在本组内进行试上,组内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课研讨,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根据上课情况修改教学案,形成更为完善的教学案。三研——校级展示。根据组内推荐、学校安排,上课教师进行校级公开课的展示,同学科的全体教师均要参与听课研讨,提出自己的观点。本学期原则上40周岁以下教师要上校级研究课,其他教师在组内上研究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上公开课一次,本年级本学科的教研活动相关教师必须参加。全学期每位教师的听课不得少于15节。

3、加强日常“微教研”,教研常态化

“微教研”突出一个“微”,首先是参加人数少,也许就是同办公室的23个老师,也许只是师徒结对中的师徒2人或是任意2人;其次是研讨的点小,也许这节课我就想听一听生字如何教学,就想听听阅读训练,也许这节课我想看看师傳如何管理学生、调动学生兴趣,甚至我想听听骨干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地早读管理,计算练习。这种微教研,无需上课老师做精心准备,听的就是日常课,学到的或是发现的就是微小的细节问题。这种微教研,时间更灵活,操作更简单。或许只是23个老师之间的口头通知,或许是我在教学中遇到了困惑,或许自己觉得明天有空课的临时听课。但这种教研更具实效,它能让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因此,学校建议年轻老师们要主动参加这种微教研,多走进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多邀请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听听自己的课,给自己一些指导。

这种微教研,无需整理材料,纯听课、纯研讨,只需在年级学科组长处做登记,学期末学校做统计,各组参加微教研次数。

(四)关注青年教师培养,促进专业成长;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是学校真正实力的体现。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本学期,我校着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1)“师徒”互查教学五认真活动,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2)开展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师徒”积极参与,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每月互听一节课,填写相关材料。(3)教科研活动,徒弟的文章主动请师傅指导,师傅要认真修改、畅所欲言。

2“三班”学习共同体。“三班”即“骨干班、发展班、新秀班”,骨干班由区学带、区优青及部分校骨干组成,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的第一梯队;发展班由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经过一系列培训学习,力争将他们推上更高一级的舞台,成为区级学科优青、带头人等;新秀班则由新分配的老师们构成,学校对他们的课堂进行问诊把脉,让他们一年能站稳讲台。本学期,“三班学员”要完成“三个一”:(1)上一节公开课。(2)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体会,学校定期开展读书体会交流评比。(3)写一篇论文或案例。

3开展多彩活动。

1)积极参加区级各学科竞赛活动,发挥学科团队力量,积极进行校级选拔,准备片级赛课,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2)积极开展“区带头人、优青”的展示课活动。

3)充分利用与百家湖小学“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开展的机遇,做好师徒结对,利用百家湖小学的优质资源,在质量管理,课堂教学方面多学习、多请教、多思考,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让合作收到实效。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年教师磨炼和成长。

(五)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禄口第二小学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白板教学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六)走进新教师课堂,关注新教师成长

为了促进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新教师更快地成长,禄口第二小学积极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开展 “走进新教师课堂,关注新教师成长”系列活动。此外,学校聘请本校优秀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并签订师徒协议书,使新教师通过对师傅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师傅的具体指导,不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永欣大道2号   电话:52779080转8016   邮编:211113 网站管理登陆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博客登陆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